2022PBL教学共同体分享论坛

第一期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国PBL教学组织和一线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2022年5月4日,全国PBL教学共同体(下文简称CPS)召开首届CPS分享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教研中心主办、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广东省李余仙名教师工作室、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

论坛刚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教研中心主任年智英老师对论坛组织者和全体参会的嘉宾与老师表示感谢,对CPS的成立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CPS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教师们秉承五四精神,在PBL教学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广东省李余仙名教师工作室和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的四位老师分享了各自PBL教学的课例。


主题:PBL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国PBL教学组织和一线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2022年5月4日,全国PBL教学共同体(下文简称CPS)召开首届CPS分享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教研中心主办、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广东省李余仙名教师工作室、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联合承办。本次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由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黄真老师主持。


首先,来自广东省李余仙名教师工作室的杜苑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自制伸缩抓手》的PBL课例分享。《自制伸缩抓手》从生活中常见的伸缩现象入手,围绕如何制作伸缩抓手这一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方案的设计、实物制作和测试改进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杜老师制定了包涵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科学评价体系。


广东省李余仙名教师工作室的陈娇珍老师分享的课例主题为《自动浇水器》,科学的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以课间同学们偶然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制作一个自动浇水器给植物自动浇水?”为课题探究的起点,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最终制作出了心心念念的自动浇水器,每一位孩子都成了小小发明家。



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的杨淑瑜老师和莫莉老师立足双减的教育背景,分别分享了题为《我的航天梦》与《一起向未来》的PBL项目案例。



杨淑瑜老师以航天为主题,一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场融合各学科的无纸化考试项目。该项目,一方面要让孩子们能涨知识、玩得开心,另一方面又要起到考察孩子们对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此,年级组各学科老师多次集中教研,反复商讨,精心设计了一场游园会式的乐考项目。通过本次项目,同学们“考”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PBL教学学科融合这一优势。




最后,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的莫莉老师分享了主题为《一起向未来》的PBL课例,该项目以送金凤宝宝参加冬奥会为故事主线,通过给金凤宝宝科普不同学科相关的冬奥知识,结合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寒假作业变成一场有声有色的冬奥绘本大赛。



四位老师分享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白明教授和京师实验小学教研教育部主任胡胜老师分别对老师们的PBL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课例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胡胜老师惠州京师实验小学教研教育部主任

在主持人与嘉宾互动环节,白明教授和胡胜老师针对主持人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分享了宝贵的意见。

第一个问题:项目制学习的问题从何而来,以及应该如何去筛选。白明教授强调问题的真实性、生活性、可测性和可检验等特点。胡胜老师认为PBL中的问题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精神、能给予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的、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项目制学习的特点是什么。胡胜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以问题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三、始终尊重学生。

最后一个问题:项目制学习强调跨学科,学科间要如何调和才能生成好的PBL项目。白明教授认为项目式学习必然包含多个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针对课程的难点,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找答案与方法。

此外,两位嘉宾还和参会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针对STEM教育与项目制学习的区别和共性,两位老师分别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



论坛的最后,年智英老师分享了对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与传统教学中的“任务”的看法,认为问题是具有开放性、劣构性,而任务则是封闭的、结构性的。

年智英老师希望能够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学科学段间的交流与案例分享,激发大家对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以集体教研的形式,推动与会老师们在各自领域上的创新。


CPS分享论坛每月一期,第二期(6月)即将开始,敬请期待!


关注PBL教研共同体,获取更对更多教育资源与活动动态